close

    95年9月上旬參加旅行團的十二天絲路之旅,團員才十八人,年紀最大的七十八歲,最年輕的四十八歲,從出發到回台灣,共有十六人掛了病號,應該是創了紀錄了。

出發前,我們看行程是從香港到深圳,從深圳轉機到西安再轉機到烏魯木齊。真正的旅程是從新疆省烏魯木齊向東往青海省、甘肅省,終點站是陜西省的西安(看兵馬俑),這一路的行程約 七千公里 。


到了新疆,才搞懂他們的歌手刀郎唱的那首二00二年的第一場雪裡的一段歌詞:【八樓上的二路公車】,乍聽之下覺得奇怪,八樓如何停公車,原來八樓是一條街的名字。刀郎是新疆當地一個地區的地名,成了新疆女婿的刀郎,原名羅林,是四川人,到了新疆,就用了刀郎這個藝名,他用那沙啞蒼涼的歌聲唱出了西域的風情。


去絲路之前就聽朋友說要帶傘,因為行程中有幾天走戈壁、沙漠的地方,是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要方便的話,遊覽車一停,地陪就會說男左女右,各自找地方『唱歌』,這時女生帶的傘就派上用場了,果真,有天走過一望無際的荒漠,路旁只有小山丘,司機停了車,地陪就說要『唱歌』的請下車,男左女右,每個女生都帶傘下車,小山丘不高,遮不住人,只見好多女生都露個頭出來,我和同事將兩把傘上下疊起來,成了最佳的屏障,發揮了團結就是力量的功能。聽說之前有個女生在用傘遮著『唱歌』的時候,不巧吹來一陣風,她褲子都來不急穿,就去追傘,那個畫面想起來都會替她尷尬,這也是身為女人不便之處吧。


在經過祁連山下時,看見廣闊的大草原和一群群在草原上吃草的牛羊時,我們不禁想起劉家昌寫的那首中華民國頌,坐在遊覽車後面的團員們開始哼唱起: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拉馬雅山,峰峰相連到天邊::::我離地陪的麥克風比較近,我起身跟地陪要麥克風,說我們有感而發,要唱中華民國頌,地陪說:「可以,但是把中華民國改成中華民族」。我說沒問題,我拿起麥克風說:「來!我們大聲的唱中華民族頌」,我們開心的唱完中華民族頌,欲罷不能的另一個團員,接著拿起麥克風說:我們來唱青海清、黃河黃,不會唱的地方,我們用啦的;奇妙的是,她開始唱後歌詞居然源源不斷的湧出,真是太神奇了。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祁連山下好風光,如今親眼目睹的感動是截然不同的。


在由沙子堆積如山的鳴沙山下騎駱駝、滑沙,是許多遊客的第一次。我們因抵達時已近天黑,只能勉強騎騎駱駝,我先摸摸駱駝的頭,跟牠說說話,感覺牠似乎張開牠的大嘴巴在對我微笑,感覺亦是非常奇妙。


酒泉公園內有一泉與酒泉之得名密不可分,據說以此泉水釀酒,酒味妙不可言;但我對園內有一首詩非常感興趣,傳說是李白寫的【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和酒泉公園內那一泓泉水相互輝映。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海拔三千二百六十多公尺,比兩個東嶽泰山還要高,環湖一周是三百六十多公里,相當台北到高雄的距離,像一望無際的大海一樣。我們在照相時有兩個四、五歲藏族的小朋友,穿著她們的傳統服飾,突然插進來合照,照完後伸手跟我要錢,:「給錢!兩塊錢(人民幣),」我說:是你們來跟我照的,又不是我要你們來照的,是我要跟你們要錢才對。小女孩沒輒,改跟我要糖,要糖可以,要錢這個壞習慣可不好。後來我發現只要有遊客的地方,她們都會趨向前合照,她們的母親則在離 十公尺 遠的地方等著收錢。


青海省省會西寧市內的塔爾寺,是中國六大喇嘛寺廟之一,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寺內的酥油花,是寺內的一绝,那真是一種殘忍的藝術,因為酥油花是由酥油捏成的作品,酥油要用二十斤的羊奶或牛奶才能榨成一斤的油,酥油放在手中捏時,手上有溫度,根本無法凝固,怎辦?唯一的方法,是作者要先在零度以下的冰水裡浸泡雙手,才能捏出東西,塔爾寺每年都會舉辦酥油花創作比賽,前兩名的作品會供奉在寺裡,給大家觀賞,供奉的地方外面罩著透明玻璃,裡面備有空調,以免酥油花溶解,我門看到去年的作品,捏的是佛教的人物和花朵,約 兩坪 多大,真的是不簡單,我們在觀賞時,有一位老喇嘛正在擦抹玻璃,口裡一直唸著:真的是不簡單。也許展出的時間已久,有些花朵已開始凋零。


到了甘肅省的蘭州市,在黃河第一橋上向下看,看到了滔滔黃河,也看到了電視大陸尋奇節目裡介紹過的羊皮筏子,我很興奮的詢問安不安全?地陪當然說安全,到了碼頭,看到了簡陋的羊皮筏子,它的底部是由十三個充足氣的羊皮組成,上面則是用一些粗竹橫豎綁起拼成,看了有些怕怕,團員都打了退堂鼓,船夫不死心,指著牆上的相片說:「不要怕,你們看,連八十歲的老太太都敢坐,安全得很!」我聽了又心動了,心想:和我同行的同事夫妻都會游泳,身上又穿著救生衣,安全應該是ok,趕緊去遊說他們夫妻,我們的絲路之旅可是來見證歷史的,同事年近八十的老公被我說動,上了筏子,坐在筏子上,同事沒法,鴨子上架的只好也跟著上筏子,領隊看到年近八十的老先生上了筏子著急得很,我們可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豁出去了。


筏子由船夫先划著,到了河流的中間,再順流而下,一路上船夫一直叫我們放輕鬆,不要緊張,可是到了河中心,不知怎的,筏子不動了,看到滔滔翻滾像水開般的河水一直向前流,而我們的筏子就是不動,在河面上晃蕩;依正常情況,此時筏子應該是不用划,而是自然順著河流向下流處飄,我心想搞什麼,可別出狀況!同事的老公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船夫聊天,紓解緊張的空氣,筏子在河中央停留了約五分鐘都沒動靜,比我們後出發的筏子都超越了我們,船夫看苗頭不對,趕緊拿起槳,向前划,用力的划到了對岸,我們再乘快艇回碼頭,回頭看到那艘我們坐過的羊皮筏子被拉起來時,其中的一個羊皮居然掉了下來,到了岸上,我問同事夫妻會不會緊張?他們說不會,我說那就好,這次經驗可真讓我們回味無窮,領隊則是看到我們回來,那顆心才安下來。


在天水到寶雞的那一段,因公路在整修,行車不便,我們改坐火車,我是第一次坐大陸的火車,他們採用蘇俄的寬軌,所以車廂比台灣的寬暢些,座位一邊是對坐的雙人座,另一邊是對坐的三人座,中間都有一張小桌子,給坐長途的旅客打撲克牌或放食物,因為中國地大,常有人從南到北,坐一天一夜的火車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一位團員和坐在他隔壁的大陸年輕小伙子聊天,聊著聊著,小伙子問他幾點?然後說自己初中剛畢業,要去蘭州找工作,沒有手錶很不方便,我們那位團員二話不說,馬上脫下手錶送給那個小伙子,小伙子感激得很,馬上挪出自己靠邊的位置給我們那位團員坐,我們則讚美他日行一善。


在火車上聽到了陜西人說話,老一輩的鄉音很重,幾乎一半要用猜的,秦始皇當初要統一語言,是有他的道理的。


在西安大雁塔內售物攤上,我看到了一套明信片卡,畫的是陜西十二怪,我曾到過雲南旅遊,知道雲南有八怪,沒想到陜西比它還多四怪,好奇的拿起那套卡瞧瞧,畫的還真好,即刻便買下來,陜西第一怪:唱歌吼起來(陜西人嗓門大,唱歌用吼的)。第二怪:家家門前一台戲。第三怪:碗盆分不開(他們吃麵的碗和臉盆一樣大)。第四怪:凳子不坐蹲起來。第五怪:睡覺枕磚塊。第六怪:手帕頭上戴。第七怪:姑娘不嫁外。第八怪:房子一邊蓋。第九怪辣子一道菜(很會吃辣椒)。。第十怪:麵條像褲帶(這我們可是見識過了)。第十一怪:鍋盔像鍋蓋。第十二怪:人民繪畫老外愛。


西安,古稱長安,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城。從西元前十一世紀起,先後有西周、秦、西漢、隋、唐等十二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也是古代絲路的起點。所以西安可說是處處有古蹟,隨地有寶藏(古時許多皇帝的陵寢都尚未被發覺),亦是外國觀光客最多的地方。


當初發現西安兵馬俑的是一個叫老楊的農人,他現在每天在兵馬俑歷史文物館裡幫買兵馬俑書籍(一本人民幣一百二十元)的觀光客簽名,排隊等他簽名的是川流不息。可是當我們參觀華清池(唐朝楊貴妃沐浴的地方)時,又看到了一個地方寫著發現西安兵馬俑的老楊在此簽名,我心想莫非老楊有分身?


兵馬俑現在名列世界第八大奇景,每天參觀的遊客不計其數,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所以西安流行著一則順口溜是『上聯:翻身靠毛主席,下聯:致富靠秦始皇,橫批:感謝老楊』。


最後說到我們的領隊,是我多次旅遊遇到最酷的一個,不茍言笑,不會和團員互動,一些事情他說了就算,所以我們私底下都叫他老大,但他也算是一個專業領隊,會幫我們團員爭取權利,我們第一天離開新疆某旅館,地陪在結帳時,櫃檯人員說我們住宿的一個房間少了一本書,要賠償人民幣一百五十元;領隊先詢問住宿的那個團員有沒拿那本書?沒拿!領隊就火大了,告訴地陪說他相信我們的團員,我們不賠,昨晚旅館又沒跟我們清點東西,為什麼要賠?他要地陪告訴以後要夜宿的旅館把要賠償的物品收起來;此後我們夜宿旅館時,進房間先清點毛巾,免得少一條毛巾都要我們賠。


說實話,這一趟絲路之旅,坐車時間太長,坐得很辛苦,還好我們每個團員都平平安安的回來了,那位年紀最大的老先生,因絲路乾燥,口腔內外都起了水泡,幸好回到台灣很快就OK了。真是管他金窩銀窩,還是自己的狗窩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Y 的頭像
    AMY

    fang420305的部落格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