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皁上吃美式早餐,採自助式。菜色多而豐富,每個人都吃的很飽 。恨不得胃能多塞些東西才好。在往約克鎮的路上(車程四個鐘頭),領隊為了打發時間也希望團員們能彼此熟悉些,讓我們團員自我介紹,說些自己旅遊的經驗。其中有兩個女團員的經歷真是嚇死人,值得借鏡。一位是在巴黎差點迷失在凱旋門路口(也是自行脫隊),被三位阿拉伯男士緊盯住不放,後來是被聰明的領隊解救回來。另一位是自助旅行在PUB被酒鬼騷擾,幸好有英雄救美,逃過一劫。

 

二十幾年前有個英國作家,是個獸醫。寫了一系列有關他在鄉間行醫的趣事,被皇冠出版社翻譯出版,書名叫大地之歌、之愛、之戀。之聲等四本書。書中所描寫的地方,正是我們今天走訪的約克鎮。那時我就非常欣賞他的作品,沒想到今天能來此一遊。也算圓夢,所以倍感興奮 。約克鎮的鄉村景觀和作者書中描寫的真是八九不離十。牧場一家相連一家,都用圍籬區隔,連綿的牧草(英國多雨,牧草特別綠),低頭吃草的牛羊和馬群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我們一路欣賞的,就是這麼美的鄉村風景。讓平常看多了水泥叢林的我們悅目欣喜不已。

 

約克是千年古城,蘊藏了英國的歷史和古蹟。有哥德式的建築,它有個城堡,城牆走一圈約五公里 。是羅馬人佔領英國時建築的防衛城,現在成了名勝觀光區。城內很多街道被規劃成行人徒步區,觀光客可以從容自在的逛街,不用擔心會被車子撞到。我在路邊買了一捲錄音帶,是一位街頭藝人自錄的揚琴曲,他且在現場即興表演,吸引了不少的觀光客光顧。

 

城內有一間上百年歷史的鬼屋,被保存的很好。也成了觀光賣點,但遊客也只敢外窺而已。

 

         

 

           九月二十六日     別具一格的建築

 

     今天的行程是遊大湖區、愜斯特和參觀古堡。歐洲古堡多,教堂也多。英國曾被羅馬人佔領過,所以遺留了很多古堡和競技場。坐船遊一趟湖約二十分鐘,遠眺山腰上的樹群,樹葉已變了色,有黃、澄黃、淺紅、深紅,一叢叢的點綴在尚未變色的綠樹中,令人感覺到秋天的來臨。

 

     愜斯特的特色是柔思商店街。木質黑白色相間及有拱廊之購物商店,蓋在粗石瓦礫之上的傳統建築,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整條街看起來只有黑白兩色的建築物,居然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真是別具一格。

 

 

 

           九月二十七日      莎翁的故鄉

 

     很興奮的來到英國有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和他太太 安(A  Hathaway)的故居及他們的陵寢地史瑞福(Statford upon Avon)。史莊是個小鎮,依現在城市的標準,它只能說是個小村莊。外圍三十分鐘即可走一圈。它是一個非常純樸、安靜,寧謐的小鎮,卻孕育出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文豪。雖說史莊已成了世界有名的觀光地,但它仍保有那一份原有的純樸。

 

     整個村莊街道種植了許多美麗的花草,令人心曠神怡。我們購票進入莎翁故居參觀,看到屬於十五世紀中產階級的生活。兩層樓房頗為寬敝,外加花園。樓房的牆壁是用泥土、稻草等混合材料所作,每個房間都不大,尤其樓上的臥室,個子高大的怕碰到屋頂,幾乎都要低頭行走。

 

     我們也參觀了相隔不遠莎翁夫人的故居。安比莎翁年長八歲,因它娘家富有,故除了有極大的住屋外,還有近百畝的農田牧地。莎翁原有一雙兒女,但兒子早夭,遺產由女兒繼承。女兒又僅生一女,其外孫女卻未生一男半女,所以莎翁已無後代可掌遺產,一切都由特設之委員會信託管裡經營。

 

     午飯後我們沿著莊內的小河邊徒步而行,經過一家專演莎翁作品的劇院,它年年月月都有戲劇上演。所以有人來此渡假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的毫不稀奇。接著又去一家不起眼的小教堂參觀(當然也要付費),它之有名,是因莎翁一家好幾代都葬身此處。墓碑平舖地面,記載著他們的生平。墓前終年獻花不斷。莎翁生於一五六四年,終于一六一六年,享年五十二歲。

 

     晚上住宿的旅社讓我驚奇不已。它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只有兩層樓。每個房間都很小,卻五臟具全。小巧可愛而溫馨。在旅社裡遇到一對來渡假的老夫妻他們能住到此旅社也是感到很興奮。聽說觀光季時是一屋難求。飯後我們在起居室喝茶的、喝咖啡的、各取所好。靜靜的聽演唱。他們是五人組成的小樂團,其中兩人輪流唱著輕鬆活潑的鄉村歌曲,廳的人也感染到那種愉快的氣氛。領隊說他們不是職業的,而是住在當地各行各業對音樂有興趣的人,晚上聚在此,喝上一杯啤酒,以樂會友,互相切磋,自娛且娛人。是皆大歡喜。不時有人加入他們的合唱,這是我在英國感覺最溫馨的一個夜晚。

 

 

 

          九月二十八日    遊牛津

 

     牛津建校比劍橋要早三十七年,它以工學院為主,劍橋則以文商較優,有很清新的文化氣息環境,而牛津卻被商業區環繞,商業氣氛很濃。參觀學院還要付費,實在是生財有道。

 

     參觀完校區、一部份團員趕著去採購,我們有四個人則對在牛津校區河裡划船較有興趣,船分兩種一種是瘦長的平底船,由一人掌長篙,要讓船行走,是需要技術的,我們不黯此道,只好選擇另一種在台灣划過的四人座,由其中一人划槳的小船,也划的很有意思。因為不順手,我們沒有划完全程,沿河的風光令人心矌神怡,有人在此攝影,在風景卡片中好像看過此景。河上有小鴨子與我們同遊,真是樂悠遊。

 

     英國鄉村旅館最多蓋到三樓,大都是二樓,不知是何原因?也許是地廣人稀。情願房屋佔地橫著蓋,使得我們找房間彎來彎去,好像進入迷宮一般。

 

 

 

          九月二十九日    溫莎古堡和泰晤士河

 

      溫莎古堡建於一0六六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一九九二年被燒的文化廳還在整修中,所以早上我們只參觀了瑪麗皇后的玩具屋和皇室的一些物品,下午則坐船遊泰晤士河。泰晤士河全長二0九英哩(三三0公里),由牛津郡東流至溫莎古堡,我們遊的是有倫敦塔的那一段,青而黃的河水被污染的沒啥看頭。好看的是兩岸古老的建築、有名的國會大笨鐘亦是一景,法院及一些政府機關都在眼旁掠過,河旁有一間旅館有兩千多間房間,聽說被日本一家財團買走,令英國人很沒面子。

 

      河旁有一艘第二次大戰退役的軍艦被改裝海軍博物館,是退而不休。河上有名的是倫敦塔橋,橋的兩座橋墩堅實地橫跨在泰晤士河上,兩高塔有五層樓高,頂樓是用白色大理石築成,以前是監獄,現在有電梯直達到頂樓,兩塔中間另有空中走廊供遊客遠眺,而兩塔間架設有鋼架橋面,可供行人車輛通行。如遇到有巨輪通行時,兩邊的橋面(每邊重一一0噸)會在兩分鐘以電動開啟一分為二、向上翹直豎起,等輪船通過後它再緩緩地恢復原狀。我們運氣真好,正好看到了這一幕,我興奮的用照相機抓住了那一刻開啟承合。

 

      遊了泰晤士河,接著參觀倫敦塔橋旁邊的倫敦古堡︵由二十餘座塔型堡壘組成︶。以前是英王的住所及監獄、刑場,而今成為博物館。英王加冕用的王冠及飾物都放在此處展示。堡內養了幾隻烏鴉︵如土雞般大︶,每隻都有自己專用的巢,且享有公費由專人照顧。烏鴉固定一個數目多了送走,少了補充。因為以前有個英王迷信,聽說如果讓烏鴉飛離了城堡,他的王朝將不保,所以下令將烏鴉的翅膀修剪,讓他們飛不出城堡,所以我們看到的烏鴉不是用飛的,而是用跳的。

 

      離開了倫敦古堡還有一些時間,領隊讓我們自由活動我們 逛了倫敦市區一些名店街,會採購的就開始血拼了,拿著信用卡猛刷,眉都不皺一下。

 

 

 

            九月三十日    走馬看花的一天

 

      今天的行程排的很緊湊,參觀英國國會、西敏寺、唐寧街十號(英國首相官邸),入口處有騎馬的禁衛軍紋風不動,遊客爭著與他照相(白金漢宮)因放時間有限排隊人潮太長,我們只好放棄參觀、大英博物館、海得堡公園、藝術廳(展出世界各國的名畫,包括了梵谷的向日葵。我最喜歡的是大英博物館,這是英國唯一不收費的地方。據說是英國女王覺得受教育是人民的權利,所以知識殿堂應免費開放與大家參觀、利用。掃興的是一位大陸的導遊為了介紹團員去採購在有名的海得堡公園,只停留了十分鐘讓我們照相。經我抗議才多停留了十分鐘。

 

      大英博物館是一座宏偉希臘式的建築,門口有四十四支愛奧尼亞式的圓形石柱,象徵著人類的進步和醫術及科學的發展。它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及巴黎的羅浮宮,並稱世界三大博物館,但它的蒐藏品是世界之最。館內蒐藏品縱橫東西,包羅萬象,尤以古代美術珍品甚為豐富。它的郵票收藏之豐無國能及(從世界第一枚郵票開始到現在世界各國的郵票無一張遺漏)。觀內陳列著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地區出土的巨大紀念碑、木乃伊(男女老少都有)及人物塑像,靜靜地陳列在各展示室內。有些學生在現場臨摹那些塑像,展示中國的東西也不少。八國聯軍時英國自我國搜括來,光是明朝的瓷器就有十萬多磅,此外銅器、甲骨、竹簡、字畫更是不計其數。一次是展示不完的。最讓我們訝異的是有一座隨代法像莊嚴的大佛,有兩層樓高,不知他們當初是如何運來的?

 

      館內展覽東西太多,因時間不夠,我們只能選重點參觀。我對古文化比較有興趣,參觀埃及館、亞洲館也花了近四個小時。實在是意猶未盡。

 

      晚上七點多回到旅館,稅捐處一個老長官的女兒陳小姐已在大廳等我,她說論文已送審,還有一個多月即可拿到博士,她在倫敦已住了四年,是歸心似箭。她的老公和孩子在台灣等著她團圓,而我們是遊客,每天的行程不同,在感覺上有極大的差異。有一個團員看到了英國的鄉村之美,就想移民來此。

 

             十月一日     公園之旅

 

       昨晚我把從台灣帶來的正宗麻豆文旦兩個送給陳小姐,她說已經四年沒有吃到文旦了,要帶回宿舍去慢慢享用,因為今天自由活動,所以陳小姐客串導遊帶我們遊倫敦。昨天大陸導遊掃了我們的興,今天她要讓我們一行四人暢快的遊公園。

 

       陳小姐先帶我們坐計程車,英國的計程車與眾不同,黑一色的麵包車,可以坐五位乘客,司機旁邊不坐人專載行李,後排三人座,但司機背面可拉下一懸椅坐二人,無人坐時可摺起,空間較大。英國的計程車執照很難考要考全倫敦的街道位置,可是相對的乘客的安全性也高。收費比台灣略高些,但還可接受。下了計程車接著轉地鐵,英國的地鐵班次多且方便,車壁上貼有各站牌連接線,一目了然,到站亦會廣播,車速快但平穩,是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

 

       陳小姐帶我們遊了詹姆士公園、綠色公園、及海得堡公園。其中詹姆士公園最美也最古老,亨利八世時代完成的。公園中央有一個大池塘,一群野鴨在其間嬉戲,大群的鴿子此起彼落,只要有人餵食,牠們一定落地。我們將食物放在手上,牠們不怕生地在我們手中啄食,因此景是台灣沒有,所以我們很興奮的餵食、拍照留念。海得堡公園很大,佔地約一百六十萬平方公尺。位倫敦西區,公園內還有騎馬區我為了照一張四位騎士騎馬的鏡頭,差點魂斷英國(有一兩疾駛而過的汽車差點撞到我,幸好我閃得快,但也嚇出一身冷汗)。

 

      公園裡翠綠的草地,配上從樹上掉落枯黃泛紅的落葉,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我們都在草地上擺出沙灘女郎撩人的姿態拍照。不知名的樹一排排種得很整齊,樹齡至少有五十年,枝幹都延伸的很長像一把傘,樹大即是美,尤其是整排一眼望去景緻又深又寬,叫人不忍離去,只想躺在樹下做個好夢。園中每隔幾公尺就有供人休息的三人座椅,我們走走玩玩,累了就坐下來休息,不時有小松鼠從腳前跑過,兩隻小眼睛轉來轉去的盯著人看,一些也不怕人,好像要向我們討食。可惜我們啥也沒帶 。清涼的和風拂面,心想有張吊床該有多好。偌大的公園遊人卻小貓兩三隻,真奇怪他們英國人都往裡去了?我們台灣可能是綠地太少,所以人都往公園去。

 

      逛完了公園,我們換乘巴士去倫敦市區觀光,來到了卡得利廣場(英國坐地鐵的票可兼坐巴士,真是方便。)。像台北以前的西門町一樣的熱鬧,有街頭畫家等著客人上門畫素描,陳小姐帶我們去一家鞋店,她說她現在腳上穿的休閒鞋,耐穿又舒適,就是在此店買的。我們聽了,心動不如行動,試穿果真不錯,於是三人各買了一雙。

 

      既然是觀光,唐人街是非看不可。像在台灣一樣,雜貨店、生鮮店都會把一些貨品擺在店門外,顯得髒亂。有一家飯店不大,生意卻很好,有時用餐還要排隊,因為他們是有名的便宜又大碗連,外國人都聞便宜而至。

 

      倫敦劇院正上演著歌聲魅影,陳小姐問我們有沒興趣?我們一聽到黃牛票賣到近兩千元台幣,就沒興趣了。

 

           十月二日    珍重再見

 

      這次我們十六個團員中有兩對中年夫妻檔、一對母子檔、一對舅媽外甥女檔、剩下的是同事檔或朋友檔。有緣才能同團遊,我們都很珍惜這份緣。我們離開英國時,有兩個英語不錯的女生留下來,打算在英國自助旅行一個星期。我真佩服他們的勇氣,祝他們幸運。

 

      時間過得很快,十天在不知不覺中即過。短短的十天也只能算是走馬看花。陳小姐住得較久,她說英國人很懶散,所以經濟衰退,在倫敦街頭即席而睡的流浪漢也不少。有時國家的社會福利太好,對懶人就不好,等於變相的鼓勵他們不要工作。

 

 回台灣時頗順利,不像離開台灣時一波三折。有機會出國走走對身心都有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直是我的夢想。前者難為,後者倒可行,這也是拜台灣經濟奇蹟,讓台灣人圓了不少的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Y 的頭像
    AMY

    fang420305的部落格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