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5月17日 星期四
天晴 5點00晨起 30 度
和同事邱及柯(和我們一起從高雄飛香港,她說她每年最少出國兩次,一次遠程,一次近程,其他團員從台北飛香港)坐晚上七點半的華航到香港,找E1櫃檯卡達航空(從未聽過的阿拉伯國家)辦理轉機,櫃台都是華人,會說普通話,真方便。
香港機場很大,旅客很多,領隊說他會打電話找我們,結果柯說她有接到領隊打手機給她,但是她沒接,領隊說要打給我也沒打,我們飛機是18號凌晨一點二十五分飛往杜哈,在快要登機前領隊終於來找我們了。
在候機時柯說她以前參加鳳凰旅遊一個歐洲團,和另一對老夫妻一起從高雄出發,到香港和台北出發的領隊會合,結果很扯的是,那個領隊等上了飛機才在機艙裡點名找他們,那對老夫妻氣死了,小費都不想給!我則是醜話說在前頭,在領隊打電話跟我們開說明會時,我就先跟他說,因為十天的旅程前後兩天我們住屏東的都在坐飛機,所以我只給8天的小費(很貴耶!一天要十塊歐元)。所謂小費,有服務才給小費,而我們旅遊行程前後兩天完全是自理,我們應該給我們自己小費才對.奇怪的是,以前我們都沒想到這個問題,這次是台北的朋友提醒我們,讓我們省了約八百元的台幣。
101年5月18日 星期五
天晴
點00晨起
度
香港飛多哈(阿拉伯國家卡達的首都)約八個小時再轉機,這次不錯,在機上半睡半醒間,總算有睡,以前坐長途飛機睡不著,只好在機上看書或電影,可把人累慘了。 因為是首航,機票有特惠,所以機位爆滿。
卡達位在波斯灣裡面的一個半島上。西邊是沙烏地阿拉伯,東南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如果不是這次參加旅遊,我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國家。
卡達有七十四萬人,多哈就佔了四十萬。而卡達人口裡有六成是外國人。卡達在四千年前就有人住。土耳其人統治過四百年,英國人又佔領了一百年,一九七一年才脫離英國獨立。因此,除了阿拉伯文,多數人也會說英文。卡達人多半信奉伊斯蘭教,政體是君主立憲制,由於有相當多的石油和天然氣,國民平均所得四萬七千美元,是個相當有錢的國家。
多哈以盛產石油和天然氣聞名,成為卡達的經濟命脈。許多石油氣公司的總部設立在杜哈,包括Qatar Petrolium 和 RasGas。由於卡達的經濟命脈是建立在石油和天然氣之上,卡達人政府希望能多樣化他們的經濟。
1949年開始以石油輸出,杜哈早期是一個以漁業為主的小城鎮,隨著卡達石油工業的發展,一躍成為繁榮新興的現代化城市。著名的半島電視臺就位於杜哈。第15屆亞洲運動會2006年12月於杜哈舉行。
從多哈轉乘小飛機(約180個機位)途中約飛七個小時,在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放下三分之二的客人,那時離我們的目的的札格里布(克羅埃西亞)僅有一個小時。整個行程連轉機候機約十八個小時.
克羅埃西亞時間比台灣慢6小時,我們抵達札格里布時(克羅埃西亞首都)已是午後兩點多。我們出機場後直接去克札格里布的下城區,領隊先帶我們去將歐元換當地的克朗(和台幣約1:6,他們1元我們6元),領隊給我們自由活動的時間很多,團員們各自去逛市集.
第一天就開始血拼,他們的物價不貴,後來我們發現其實用歐元交易比較划算,他們也收歐元,只是有些會找克朗。我們逛到一家農民市。領隊說這兒盛產薰衣草、橄欄油和無花果,我買了兩瓶薰衣草精油。柯的男友坐飛機從英國倫敦來此和我們會和,他很厲害在下城區找到我們。夜宿媲美五星級的喜兒登。
高雄小港機場設置了圓形的圖書架
詩人余光中在小港機場留下一首詩
我也從高雄機場出發
柯在飛往多哈途中照的
杜哈機場很大可是沒有空橋連結,都是用巴士接駁,坐一趟約半小時
哈達航空
上面是阿拉伯文
在機場展售的流線型汽車
免稅商店
機場裡的咖啡店
杜哈的落日
等待上飛機清理的人員,奇怪的是沒有女性.
出了札格里布機場門口就看到一個公園
當地電車
領隊帶我們坐了三站電車,讓我們替驗一下.
街上趕路的老太太腳步比我還快
當地警察
還在整修的教堂
當地市集賣無花果的攤位
同事在此買好吃又便宜的蜂蜜
又編這位是街頭藝人
正值草莓盛產一公斤才賣台幣約60元
歐洲人的生活似乎很悠閒
我們吃晚餐的餐廳
左邊是年輕的領隊
每一頓餐都會先上一盤麵包
烤雞
領隊特別請我們喝三種不同的啤酒
餐後都會有甜點有時是冰淇淋
夜宿五星級飯店(返台前一日亦是住此家飯店)